重阳节 [广东省]_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专题数据库

重阳节 [广东省]

2025-03-10 20:41:36  浏览:106  作者:管理员
我国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占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九字,故称重阳,又称重九。重阳的习俗在我国各地大致相同,都是佩茱萸、食糕饵、饮菊花酒、登高。今天则以登高较为...

我国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占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九字,故称重阳,又称重九。

重阳的习俗在我国各地大致相同,都是佩茱萸、食糕饵、饮菊花酒、登高。今天则以登高较为普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糕饵、饮菊花酒,说有令人长寿之意,事出汉武帝官人贾佩兰。但正如《西京杂记云:“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登高的故事,《续齐谐记》中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坐山,夕还,见鸡犬一时暴死,长房曰,此可代之。今世人九日登高是也。”亦有的说:汉时习俗,九月九日天明时,父母以糕片一块放在小儿女们额上,以祝儿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重阳作糕的本意(糕与高音近,也是后来登高的缘由。不管各种习俗的缘由如何,总之后来这些风习都十分普遍,唐代对重阳尤为隆重,诗人以重九为题材的诗赋甚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其中的佳句。后来在重阳节中还有祭扫祖宗坟茔的风习。

重阳节在广东,主要风习是登高、扫墓、放纸鹞。

广东人扫墓一年有两次,即清明和重九。重九扫墓和清明仪式差不多,情况比清明稍逊。

登高习俗,如今大多数人是把它当作一次登高游赏而已。广州人登白云山、越秀山、上五层楼(镇海楼)。清末《广州竹枝词》云:“秋风吹向玉山游,萸酒花糕压担头,流鹤分明声不断,登高人上五层楼。”又有:“登高多是冶游人,粤秀山头景色新,依近重阳三五日,满街齐醮火星神。”惠州人登飞鹅岭,新会人登圭峰山,东莞人登黄旗山,潮州人登韩山,各地都有可登的名山。

image.png

重阳放风筝是很热闹的。风筝,广东大称纸鹞,其形式有鲤鱼、金钱、美人、鹰等,另外还有响鹞,它是将铜线或薄竹做成的弓扎在鹞上,放高之后,迎风喧鸣。往时佛山有过放鹞会,于重九后的第二天(初十)举行。事先由主事人悬定一一个纸鹞样式,参加者先将鹞交主事人验过,与样式相符后,盖上印参加比赛。分十人一组,各距竹竿二丈,放鹞后,线直合格,又看各鹞之飞翔回还各态,及弓响之声清越如何,均合标准的给以奖品。阳江和东莞都有放鹞的习俗,东莞人放鹞也在九月十日举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