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喜,就是“珠胎暗结”的简称,因传统认为生几育女是喜事,所以俗又称“有喜了”、“有了”、“有身子了”、“怀身子了” 等等。喜结良缘后,便盼“早养儿早得计”、“早生贵 子”,儿女双全”, 生育儿女越多,才是家大业大、有福气,不少五、六胎多至八九胎的,甚至个别的、虽过半百之年,还力争“五十五,有个抓地虎”。
对新妇总企望着“当年媳妇当年孩”,谁家媳妇早生、特别头胎生儿,大家都夸“甜和人”。妇女妊娠反映,俗叫“嫌饭”,“喜吃酸的生儿”,喜吃菜的生闺女,这是社会上流传已久的经验谈:酸儿菜闺女”,好象是“生育要诀”,而有的地方说是“酸儿辣女”,还有一反其说,“爱吃酸的生女,爱吃肉的才生儿呢”!更有以孕妇过门槛时先迈左腿主生男,俗谓“男左女右”。设或多年不孕或乏嗣之家,便求神拜佛、烧香许愿、拴洼娃、求古柏古槐、索籽求育,为表虔诚,北部山区还有远奔峄山甚至亲求“泰山奶奶”的。有的当年不见喜,即把新房再装新,贴“麒麟送子”、“莲生贵子” 年画以求弄璋之喜。还有的地区多有婆母抱孙心切,在除夕夜煮个“汤心鸡蛋”给儿媳讨儿媳说个“生”字。还有俟儿子早出拜年,尾随其后,在门外把黑影里摸到的第一块石块、藏于新妇床下,以石代璋,象征宜子生孙。祈子之仪,还贯穿于传统婚礼中,如:通启、请期、滚被安床、拜堂、挑红、撒帐、喝生面、听房、开脸等。
清至辛亥革命,祈子之风盛行。五十年代,随着社会发展,逐步破除了迷信,许多荒诞无稽、神乎其神的旧俗自消自灭,如“泰山求子”、“索籽祈育”等。出于对妊娠育胎的神秘感,孕妇家人也只有探索性对待,外人不便干预;这样,孕妇在饮食起居之间的细节,还是遵循传统习俗,一般不敢擅改只有谨小慎微地来保护胎儿,还倒是人之常情。至于相信梦里征兆、想生贵子,那不过是“重男轻女”思潮的反应。所好八十年代日常生活好转、孕妇家庭多半能根据身体生理情况,按照孕妇营养标准,适当摄入营养,并能积极自觉进行“胎教”活动以促进胎儿身心健康,这种优生优育就大大取代了旧俗中某些不健康的部分。
上一篇:报喜与洗三[江苏省扬州市]
下一篇:时令习俗[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