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文体谚_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专题数据库

谚语:文体谚

2025-01-26 15:35:05  浏览:109  作者:管理员
戏怕挑戏眼,人怕揭了短。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吃包子吃馅,看戏的看旦。淫曲子,浪越调,越调不酸没人要。演戏会演人,才算入了门。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

戏怕挑戏眼,人怕揭了短。

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

吃包子吃馅,看戏的看旦。

淫曲子,浪越调,越调不酸没人要。

演戏会演人,才算入了门。

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

会唱能把人唱醉,傻唱能把人唱睡。

文戏靠嘴,武戏靠腿。

司鼓不识谱,如同瞎眼虎。

天天生离死别,夜夜洞房花烛。

想在台上做戏,先在台下做人。

南京到北京,戏班不吹灯。

生不恋旦,班子要散:旦不恋生,班子要崩。

要想戏热闹,啥角都得到。

冬唱老旦夏唱丑,二八月里唱黑头。

不练不成艺,不磨不成戏。

学不完的艺,唱不完的戏。

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

要得演技好,从小学到老。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 两天不练丢一半,

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做戏不在多少,关键在于精巧。

状元三年一科,戏子三年-窝。

想叫艺术精,要靠少时功。

台上夫妻,台下君子。

台下打破头,台上不记仇。

丑不丑,合手,不会也要跟着走。

有唱有舞,以唱为主。

腔出于字,字出于味。

唱戏的没板,拉弦的瞪眼。

慢唱摆弄味,快唱摆弄字。

字正而情真,音准而意深。

脸上不带戏,趁早别学艺。

花旦要俏,彩旦要闹。

身段活泛,优美好看。

舞台艺无边,百艺步当先。

唱戏不会走,观众笑破口。

手、眼、身、法、步:

伸手眼要疾,出入胸前低;

双手同时舞,二肘稍弯曲;

视物如反掌,近看似钩鱼;

远望有真境,隐假不漏虚;

挺身足并立,体态避歪曲;

往返面向外,周身成一体;

欲动先要静,视高先看低;

欲进先后退,指东先划西;

抬脚勿需高,形容分男女;

站立稳如山,最怕碎步秽。



打铁先学打钉,唱歌先学发声。

想要唱得好,先得嗓练好。

慢歌味,快歌字,字正腔圆才有劲。

字正而情真,音准而意浓。

唱要深呼吸,用好丹田气。

唱要一条线,切莫一大片。

练音保喉,贵在有恒;

由低拔高,量力而行;

五音饱满,唱出情感。

音调要准,节拍要稳,风格要浓,感情要真。

气为声之本,万音气为尊。

嘴皮没劲字不显,丹田没气打不远。

气尽则声嘶,声嘶则力竭。

欲言宫,舌居中;

欲言商,口大张;

欲言角,舌一缩;

欲言徵,舌抵齿;

欲言羽,唇.上取。

要叫音好听,出声有共鸣。

用腔要憋住劲儿,跟好节奏才有味。

一片真情弦上流,恰似帆船水上游。

曲艺不出新,毛病染一身。

路喜平坦道,书喜弯弯多。

敬神心要诚,说书脑要灵。

说书得有三大胆:泼皮、胆大、不要脸。

武书卖劲,文书卖味,农村卖劲,城市卖味。

学会说书弹三弦,出门不带盘缠钱。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台大戏人唱,扮男扮女都得像。

唱戏匠叫戏子,说书的称先生。

不会滑稽腔,甭想吃八方。

唱是肉,白是骨,有唱无白不算书。

把戏把戏,全是假的。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锣要敲,鼓要打,把戏非得经常耍。

艺高人胆大,没艺啥都怕。

生意不如手艺,手艺不如口艺。

自古书画是家。

字无百日功,久练才成功。

不会走,别想跑,先学楷书再学草。

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大字要写紧,小字要写松。

画从于心,胸有万壑。

若要人脸笑,眼向下弯嘴_上翘。

作文难在起头,画龙难在点睛。

好菜全凭炒,好画全凭裱。

言为先声,文如其人。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文章要写好,两腿要勤跑。

常说嘴不笨,常写手下顺。

作文如绣花,认真不出差。

南尊武当,北崇少林。

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百日空。

功夫不能丢,丢了不好收。

棋高一着是师傅。

棋逢对手,先礼后兵。

车临头,马挂角,将帅困死无处躲。

明车暗马偷吃炮。

马要跳窝心,不死也发昏。

不怕河边马,只怕沉底炮。

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

上一篇:谚语:工商谚

下一篇:歇后语①:一画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