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游艺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民俗 > 游艺习俗

神话、传说④:老子牧牛

四、李老君赶山老子外出,为人烧砖,经常不在家。一天趁空回家看看。老远就看见云雾霭霭,心甚惊奇。又走不远,见一群人扶老携幼,担担挑挑,迎面走来。见了老子,伏地痛哭。...

四、李老君赶山

老子外出,为人烧砖,经常不在家。一天趁空回家看看。老远就看见云雾霭霭,心甚惊奇。又走不远,见一群人扶老携幼,担担挑挑,迎面走来。见了老子,伏地痛哭。老子把他们扶起,问其原因。他们说,自老子走了之后,在赖乡沟长起了一座大山,山峰陡峭,仰面不见太阳,故人称它为“隐阳山”。原来的粮田不见了,满地是石头,长草不长粮,人们无吃无穿,只好外出逃荒,老子劝他们返回故土,共同想办法,把山赶绝。

人们都相信他,跟着回去了。回来后,老子面对巍巍崇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和众人一起到山上采红黑二石,又自己动手支起炉子,把红石放到炉子内,拿黑石当柴火大炼起来,炼了七天七夜,炼出了铁来。又把铁放到炉子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竟然炼出了一根闪光发亮的铁鞭来。他取出铁鞭,叫人靠后站两手举鞭,向大山连抽三下,只听“轰隆隆”三声巨响,大山拔地而起,顺东北风直向西南而去。倾刻间大地又恢复了旧貌。整个地面一马平川,只剩下太清官集西北角的一个山根。众人欢呼雀跃。据说鞭杆就是太清宫和老君台那两根铁柱子。因为老子赶山过猛,把鞭杆甩断,后来两处修台盖庙,人们就把这两截鞭杆分别埋在两处,以记老子赶山之功。剩下的那半截山根,人们习惯地还称他“隐阳山”。现在打铁的、挖煤的都把老子当成老师。据说1949年前,煤窑上不要鹿邑人挖煤,因为老子袒护,一旦有鹿邑人下窑,就会发生事故。其实,1949年后,不少鹿邑人当了煤矿工人,煤窑却安然无恙。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