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求子_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专题数据库

山东求子

2024-11-22 15:17:37  浏览:208  作者:管理员
做父母的给儿子娶来媳妇一年二年抱上了孙子(孙女)就皆大欢喜。如果媳妇三年五载生不出孩子,一家人就慌了神,要想出种种办法来“求子”。1.休妻再娶:古来认为不生孩子完全...

做父母的给儿子娶来媳妇一年二年抱上了孙子(孙女)就皆大欢喜。如果媳妇三年五载生不出孩子,一家人就慌了神,要想出种种办法来“求子”。

1.休妻再娶:古来认为不生孩子完全是妇女的原因,为求子嗣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把“不会”生孩子的妻子休掉,再娶一个。

2.有妻纳妾:妾俗称“二房”、“小老婆”。纳妾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妇女的确不能生养,丈夫不能或不忍心把她休掉,有的是丈夫为个人玩乐;有的是丈夫自行纳妾,也有的是妻子主动劝夫纳妾以求得嗣。

3.行善积德:有些夫妻,虽然无子,但并不抱怨,只认自己积德不够。于是,夫妻就多做善事,如修桥补路、抚老济贫、修庙金神、吃斋行善、诵经念佛、冬穿单、夏穿棉、五黄六月施舍茶水,十冬腊月施舍衣衫广做 善事,积德子孙。

4、朝山拜庙:有庙就有神。当地人认为:山上的神最灵。有个传说:“浚山老奶管得宽”。浚山(即浚县东山)在河南省浚县境内,乃一座小山,但山上有一座大庙,庙内的菩萨奶奶,称“浚山老奶”。据说是殷、周名将黄飞虎的妹妹,纣王的黄妃娘娘。她爱管民间闲事,有求必应,在方圆百里境内特别灵验。年年正月十五后,周围的善男信女们都纷纷上山来朝。民间还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朝山的离奇的故事。其中一则说:有一打公骂婆的恶媳一直无子,受了“浚山老奶”的点化突然变好。一年,她要随婆婆去“朝山”求子,婆婆怕她在朝山路上受“老奶”的惩罚,不让她去,她却非去不可。

一路上背着婆婆,走上山来。可是在下山时,突然滚下山去,摔了个粉身碎骨,婆婆后悔莫及,便买来棺木,雇辆马车把尸体装运回家。哪知到了村头,她却跑出村外迎接婆婆,一时弄得婆婆目瞪口呆,如在梦中,问她怎么回事,她说知道公爹有病无人照顾,就早回家一步。婆婆便让人打开车上的棺木来看,谁知棺内却是一座“贤孝碑”,棺开后自动立于路边。后来,这个媳妇更加贤孝,结果生下了一对贵子,皆金榜题名。

5.拴娃娃:是求子的另一种方式。过去的各大庙里都有“奶奶”和“菩萨”的神像,在她们的跟前都可以求子。有些庙头上,尤其是浚县山上,还专门设有“娃娃棚”、“娃

娃殿",在这些棚、殿里陈列着许许多多泥捏的用彩笔描画的男女胖娃娃,供挑选。选中了哪一个就用一条红绒头绳把他(她)拴起来,给他(她)起个名字,暗暗向“老奶奶”祷告。把拴娃娃人的姓名年龄、家乡住址就像小曲里唱的《余二姐拴娃娃》那样交待清楚,再到“娃娃殿”管理人员那里登个记交些“求子钱”,就可以把娃娃领走了。一路上叫着刚给娃娃起的名字走回家来。到家后,把娃娃拴在自己睡觉的床腿上,等着娃娃到来。

娃娃可以明拴还可以暗偷:求子者在娃娃棚里转来转去,发现哪个娃娃对着自己又挤眼、又点头而且越看越好看,似乎在告诉求子者,他就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便不声不响地把“娃娃”拴起来藏在身上,一不祷告“老奶”,二不向“娃娃棚”登记,偷偷带回家去,使“老奶”找不到消息。

image.png

不论明拴或暗偷来的娃娃,或一一年,或两年早晚生了娃娃都算“拴得的”。得子后要到拴娃娃处还泥娃娃本身,把泥娃娃放在清水盆里泡粉掉,叫“还娃娃”。偷来的要“偷一还十”,并向“送子奶奶”上大供,烧高香、磕响头,求保孩子“岁岁平安、白头到老”。

上一篇:回门[贵州]

下一篇:预测男女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