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新密有个县令姓索,人称索长官。索长官署理当时的密县,施行仁政,廉洁爱民,仁泽广施,深受密县人民爱戴。他断虎案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不朽。
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密县城南在很久以前山林茂密,人烟稀少,虎狼经常出没。在这个林木茂盛的半山坡上,住着一户人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儿子名叫王小,以打柴为生。虽然家中不富,但母慈子孝,小日子过得也算可以。有一天早上,儿子王小出门上山砍柴,一去多天未归。母亲心急如焚,出门去找,可是连找数日不见儿面,这可急坏了老母亲,老人以为儿子被人杀害了,就前往县衙喊冤告状。索长官问明情由之后,感到事情重大,当堂表明:一定要清查凶犯,与老人伸冤。当下取出自己的俸银十两送给老人,让其暂度时日。
老人下堂去后,索长官仔细地分析了案情,他想:王小砍柴必入深山老林,自己何不带上衙役前往深山王小可到之地,亲身查访?主意已定,便吩咐手下起身上山。索长官带领众衙役翻山越岭,爬坡越崖,终于在一处山高林密的地方发现青草倒伏,血迹斑斑,而且还有被撕碎了的衣裳片子,索长官断定这里肯定是杀人现场,于是急命衙役搭弓上箭,宝剑出鞘,仔细搜寻查看。结果在不远处的青草覆盖处,有一隐蔽的山洞,洞边一堆人的碎骨。索长官打了个冷颇,使他想起来,自他上任来常听人说,南山常常有猛虎出现,观此景象,王小定是被猛虎所伤。索长官暗自思付:“自己断案多年,破案无数,可从未断过与猛虎有牵连的案件。”一时无所适从,只好无功而返。
回到县衙后,索长官为此案吃不香睡不甜,正当无奈时,一个衙役说:“县北青屏山上有一山神庙,庙中的山神爷灵得很,有求必应。而且山中的狼虫虎豹均归山神爷管辖,大人何不求山神爷帮忙?”
索长官一拍脑袋,心中豁然开朗。第二天他杀猪宰羊,备足供品,带领衙役们来到青屏山山神庙前,烧纸摆供完毕,向山神爷祈求道:“山神在 上,据下官查访,在你管辖氏族之中有一猛虎,伤着了我的好百姓王小,请您显灵帮下官捕获凶虎归案。”
索长官祭奠完毕返回县衙,见一吊睛白额猛虎,四支带镣,卧伏在大堂前,而且双目垂泪,显得十分可怜。索长官心里,明白,这是山神爷显灵,将吃人猛虎已捉拿归案,给我送上大堂来了。于是趁热打铁,索长官随即升堂问案。
索长官命令众衙役堂前伺候,遂升堂将惊堂木一拍,厉声向猛虎问道:“堂下之 虎犯听着,本官问你,王小可是被你所吃?”猛虎见状点头数下。索长官又拍案怒斥道:“ 你在光天化日之下,伤我黎民百姓,该当何罪!?王小上有七旬老母,你让她失去儿子,老人今后靠谁养活!?”.老虎面带惭愧地低下了头,泪珠顺眼角流下。索长官见此情景,当机立断:“按国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本应依法严惩将你斩首示众。但念你有悔改之意,故本官从轻发落,命你供养王小之母终身,将功补过,你可从判?”那老虎频频点头,表示愿意听判。索长官又将王小之母传至公堂。索长官对王母详述了案情及判决,王母听罢十分感谢索长官断案公道。于是,索长官命衙役们当堂为老虎解开枷
锁,老虎爬到王母面前摇头摆尾,又用前爪轻轻为王母掸掉身上的灰尘,王母抚摸着老虎的头,热泪盈眶地说:虎儿,咱们下堂去吧。
老虎趴在王母跟前,让王母骑在背上下堂去了。堂前围观的百姓们赞叹不已。共颂索长官断案如神,公正廉明。索长官百年后,后人为纪念此事,在老县城南菜园沟岭坡上为其修了- -座墓,并刻碑流芳百代。现在湾子河一带至今还有“索长官断案崖”,并有“老虎养娘洞”的遗址存在。
上一篇:人物传说故事:白德的传说
下一篇:人物传说故事:郑庄公设计伐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