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俗称为“说瞎话儿”,“喷古今儿”或“讲古”。其内容涉及人类中的男女老少;动物中的狼豺虎豹、猪马牛羊、鸡鸭鹅兔;天界中的日月星辰,阴曹地府中的神仙鬼怪;自然界中的山川湖泊、林木花草、土地房屋、矿产资源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包罗万象。讲述者多是社会上或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或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或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长者,有的人虽不识字,但却能讲许多故事。讲故事的时间,不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或在田间地头;或三五成群、在结伴而行的途中;或农闲时在家中、院内,门口聊天的时候。讲故事一方面是单纯为了消遺、逗乐,但另一方面更多地是为了教育后人。故事有长有短,讲说者往往根据某种需要,添枝加叶。随意发挥,使本来可能有点干巴或不妥的东西,经过加工、提炼后,从而更加吸引人,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鹿邑县流传的民间故事很多,下面精选出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以飨读者。
一、老子的诞生
据民间传说,远在初三皇时,老子化身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为盘古,伏羲时为郁华子,女娲时为郁密子,神农时为太成子,轩辕时为广成子,少嗥时为随应子,颛帝时为赤精子,帝鲁时为录图子,尧时为雾成子,舜时为尹寿子,禹时为真行子,汤时为锡则子。商汤旧甲年,老子分神化气,托胎于玄妙玉女的体内,怀孕81年,在古武丁朝庚辰二十五日卯时,从玉女左手臂下钻出来,正巧降生于古李子树下,因此指树为姓。刚生下来的老子,白发白须,满脸皱纹,故世称“老子”。
另说老子之母在灵溪浣衣,当时天气炎热,口干舌燥。见水上一李子漂来,李母顺手捡起,见鲜红透紫,送入口内,还没顾得嚼,李子就自动滚入腹内,从此怀孕,八十一载分娩。孕期,李耳在母腹中与其母交谈,问来象没有?母答“无。”如此相问数次,母甚烦,即答:“象来了。”李耳便从母肋破体而生。母疼绝气,李耳欲以象皮医治母伤,然四顾无象,母遂死去。
又说庚申年老子自太清仙境分神化气,夺胎于玄妙玉女腹中。玉女时年八十,守身如玉,贞洁自守,容色常少,六恶不侵,冬无凝雪,夏无酷暑,常有祥光覆映左右,五行云兽护卫其堂上。怀胎八十一年不觉长久。武丁庚寅二月十五日晨,玉女梦见天开数尺,众人捧日出走,样云旋绕相随。玉女醒来,立于涡水园中,手攀李树,面对初出的红日,凝思良久。见红日渐小,从天坠下,化为流星,如五色宝珠飞至口边,她手捧吞食下肚,忽从左肋下诞生-子。初生即行九步,步步生莲,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天上天下, 唯道独尊。我当弘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众生。周游十方及函牢九狱,使善恶有果,显应人间。我当为国师范,位登太极无上神仙!”说罢跌于树下,指树说:“以此为我姓也。”当时万鹤翔空,九天称庆。玉女见他鹤发童颜,面授金色,顶有日光身滋白血,舌有归文,额有“参”、“牛”达理,长百短鼻,鼻内双柱,耳有三孔, 美目广颡,皓齿方口。浴于池中,九龙化为九条巨大的鲤鱼,喷水为其洗身。人皆以为怪异,劝玉女埋了他,玉女的父亲见老子长有圣贤的相貌,命玉女用心抚养,六岁时取名“重耳”。
另有一说是,李母清晨起来,背靠李树伫立东望,见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渐渐体型变小,犹如- -颗鲜红的李子从东飞来,落入李母口中,吞入腹内,身怀六甲。数载不生,李母犯愁。一日静坐,忽闻腹内婴儿说话:“娘, 象来没有?”李母惊喜,四顾无象,回答说:“象没来。”此后,天天如此相问。到周灵王元年二月十五日卯时,红日欲出,东方发红,李母又听相问,心甚烦恼,随口答道:“象来了 !"当即左肋裂开,鲜血淋漓,老子顺血而出。仰看他娘,倒卧在李子树下的血泊之中,他四顾找象,想以象皮医治母伤,可是哪有象的影子!母伤血流如注,面色苍白,气绝身亡。老子痛哭欲绝,站起身来,踽踽挪步,脚下遂生一鲜红的莲花,九步九莲,莲下有井,九井九龙,九龙吐水,洒在老子血淋淋的身上。倾刻血污洗去,老子立于紫气红雾之中。只见老子“蹈五把十,手足奇异”;耳朵肥大,耳轮模糊;鼻翼敞开,两柱三孔;大眼方口,牙齿稀疏;宽颡高额,老纹纵横;白发银须,俨然一位美髯老公。他抬头看树,见李花早放,满枝披银,犹如自己的白头,指树自语:“此吾姓也。 ”他抬头看天,见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彩云缭绕,霞光万道,遂又说道:“吾字伯阳也” 。这时群鹤飞空,鹿鸣在耳。他摸摸耳朵,自觉大而模糊,与人不同,遂自命名:“我名李耳也。”邻人赶来, 见他初生白首,不知其名,惊奇地说:“老子! 老子”,又见死在血泊中的李母,不胜悲伤,流泪帮老子把其母葬在李子树下。至今李母坟还在洞霄官前。
上一篇:歇后语⑰:十七画以上
下一篇:神话、传说②:老子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