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建筑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衣食住行 > 建筑习俗

《嘹歌》

1

嘹歌是广西岩仰歌圩所唱的歌。在一般歌圩上,歌大都是即兴创作,变异性极大。不过,岩仰歌圩唱的歌比较固定,男女对歌都有歌书作依据。

“岩仰”是广西右江边,邻近田东县思林乡一个岩洞的名字。传说,古代这一带 兵乱频繁,附近群众曾到这岩洞中避难。战乱平定后,大家到这里闹歌圩,追荐亡灵,析祝丰年。

岩仰歌圩的歌全套共分7章,即《三月歌》、《日歌》、《夜歌》、《人寨歌》、《离乱歌》、《建房歌》、《散歌》。由于唱歌时,句尾常常用衬音“嚓嘹",所以又将它们称之为《嘹歌》。

《嘹歌》的产生是以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平定八寨事件为社会背景的。《嘹歌》长达16000余行,从头至尾一男一女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全诗由五言四句腰脚韵的欢体诗句组成。每个篇章均可成为独立的诗章,首与首之间却是有相互关联的。

《嘹歌·建房歌》是《嘹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单独成篇的优秀风俗叙事诗。该诗反映了大量的壮族民间建筑习俗,分为“商量”、“伐木”、“做瓦”、“开凿”、“安柱基”、“立柱安梁”、“内部摆设"、“保佑新屋" 8个部分,约2000余行。《嘹歌·建房歌》结构宏伟,内容丰富,整体格局按照建房顺序予以安排,它不仅讲述了房屋建筑的具体过程以及每项规程中的风俗,而且包含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叙事诗自始至终采用对唱形成,演唱中相互衬托,生动有趣。

如在安房屋柱基时,这样来唱:

男:安十七柱基,

活龙奔来落福地;

如鸡孵蛋不动身,

新家不受强人欺。

男:安十八柱基,

方向对麒麟;

青石柱基落得稳,

麒麟相伴家业兴。

男:安十九柱基,

好似土官州衙门,

十九柱基安得好,

一稳过皇帝建京城。

《嘹歌·建房歌》以不同事物作比,从多角度予以描写和咏叹,其唱叙中心就是希望新家能带给主人幸福、安宁、健康、长久。

《嘹歌·离乱歌》共分“叹离别”、“兵戈怨"、“庆生还”,它以1580年广西忻城、上林交界壮瑶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为创作背景,通过对抗争历程的描述和演唱,谴责了统治当局的罪恶和暴行。

当时壮族、瑶族人民走投无路,被迫揭竿而起,他们赶走土官,占据衙门,但终因重兵压制而反抗失败。在这场斗争中,各地州官、土司出于兼并地盘和扩充势力的目的,纷纷征兵征夫,强迫民众参与“平乱",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嘹歌·离乱歌》以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唱出了“三年离别三年苦”的悲惨情镜,喊出了“皇帝心不正”、“官逼哥做贼”的正义呼声,抒发了时代之感、人民之情。

《嘹歌》的演唱场面恢弘,每个情节都富含民族风情和民间习俗,从禁忌到祈祷,从选择吉日良辰到祝愿祈愿仪式,从地方风物的描写到风俗习惯的叙述,充分展示了广西右江流域的一幅幅动人画卷。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西平县建筑习俗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点击排行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