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建筑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衣食住行 > 建筑习俗

西平县建筑习俗

县内建房多择日应好,动土前皆鸣炮庆贺。民房建设受条件所限,砸地基多用8人抬石磙或4人提木桩作夯,由领夯者喊号,抬夯者响应,使夯受力一致,起落平稳。夯号如“同志们抬起来哟...

县内建房多择日应好,动土前皆鸣炮庆贺。民房建设受条件所限,砸地基多用8人抬石磙或4人提木桩作夯,由领夯者喊号,抬夯者响应,使夯受力一致,起落平稳。夯号如“同志们抬起来哟”众人应“嗨一哟”。民房建筑规矩颇多。檩条安放将根部朝西、北,谓之“日不晒根”,意对后代有益。屋梁座稳后,泥瓦匠将主人准备好的蒸馍从梁头抛向围观者,众人哄抢嘻笑,一番热闹景象。

进入90年代,民房多为砖混结构平房、楼房,上梁之事演变为浇注屋顶时向众人抛糖块,主人请所有参建人员聚餐,饭食以白馍、肉类、豆腐为主。新房落成必住人,恐“鬼邪”抢住。窗户大小、高度均不能超过门。梁檩、椽忌用楝木,因“楝”与“炼”、“殓”谐音,恐失火、死人。一宅之内主房高于陪房。正宅东头为上,偏宅左侧为上。上宅屋脊高于下宅相应屋脊,否则上宅屋脊即竖一小门楼或砖,超过下宅屋脊高度,以免“下压上”。自家主房不得高于或低于两侧邻居主房,高于两侧喻为“小鬼担挑”,低于两侧为“二鬼抬轿”。大路直对房院便在直对墙壁上镶“泰山石敢当”石牌,以避“箭”射。前邻屋山、屋梁不得与自家门窗相对,以免“咬牙”遭殃。院落忌前宽后窄簸箕状,恐向外攉财。院内地面忌前高后低,恐倒流水。


上一篇:《嘹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点击排行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