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祭火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祭火神日。晚上给火神敬献羊胸叉,白天取出准备祭火神用的羊胸叉肉、肥肠等煮熟,然后剥去羊胸叉骨上的肉,沿着胸叉骨的软胁留下一条细边,用羊毛线拴好洞软肋留下的两条细连,使其变成蓬船状,连同剥去肉的胫骨、四条长胁骨、金银纸元宝、一小根针茅以及榆树枝,外面都用羊的大网膜包起来,上面再放好五色彩布条香柱等用物。胸叉肉要放在招财桶里,肉汤要做成稠米粥。
晚上圈好牲畜,收拾完毕,开始祭火神。不分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服装,戴好全部首饰前来参加。祭火仪式要从浩特内年龄最大的长辈,开始依次进行,先由祭祀喇嘛念经,到一定时辰,家里主人恭敬地将修饰准备好的羊胸叉放入火箍子内正旺盛的火中焚烧,在场的人们依次向火磕头。女主人将用哈达包起来的两根短肋骨投进火中磕头,其它妇女们向火中撒献油、酒、奶子。接着最年长者托起盛有羊胸叉肉的招财桶,由喇嘛念完招财经后,向大家问:“福禄降赐否?大家齐声回答:“洪福,洪福!”。然后给孩子们每人割一块连胸叉的胸肌肉,把招财桶放到神龛旁边,把煮好的肉和稠粥用来招待大家。这时孩子们向长辈敬酒、磕头。祭火结束后,孩子们端着盛有羊肉、肉粥的盘子,拿着酒壶,挨家串户敬送祭火神的食物。从腊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为祭奠火神之日。这期间忌讳从家往外借出任何东西,若有急事往外带东西时,先把所带的东西从家里拿出去寄放在外边,走时再从外边带走。腊月二十六日为开戒日,这一天取出招财桶,将桶内的食品分赠品尝,把招财桶收起来,忙于过新年。
二、除夕
除夕这一天每家都把院子打扫干净整洁,揭开神龛,擦好佛像摆上多色点心糖果和祭祀神佛的全羊。除夕前把旧灯笼换成新的四边用红纸粘上吉样字,写好对联,祭祀供品也都一一准备安当,喝午茶把祭神剩下的食品分给大家分享,并吃肉饼或包子。下午把对联贴上,将祭天杆的木座立起。祭天的主持户准备360个天灯蕊,其意是全年每日点1盏灯。落日后,浩特里的人们来到主持户,聚集在一起,举行除夕礼仪。给长辈敬酒,献上整羊,让他品偿第一口,长者给大家倒茶,摆上奶食品(礼品盘),敬酒、上脊椎、长肋、整羊,并分赠给人们,这叫品尝除夕食品。
完成以上礼仪后,回到家里进行自家除夕礼仪。点上佛灯和香炉后,向佛跪拜磕头,再给书籍台点上明灯,三跪九拜。然后点上灯笼放鞭炮,烧好茶,摆上糖果点心、糕点,伦辈敬酒磕头,把煮好的肉盛在盘子在盘子上摆上整羊头,给大家每人分偿一小块肉之后,把整羊头下颌分开,在舌尖上割三刀,第四刀割断,将舌尖放在佛前供奉,除夕吃肉包子。
三、过新年
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来到院里点上篝火,把佛灯挂在长杆上,几个人抬起长杆,用篝火点上明灯后,将杆的根头放到予先准备好的木座里。主持人将祭品撒向明灯三次,同时大家三跪九拜,青少年放炮。天明后,回到自己家进行新年礼,每户都点上灯笼,点放鞭炮,互相拜年。属一个家族的几户,都首先到最长者家里,先给这家点上佛灯磕头,然后互相请安,对交哈达鼻烟壶、拜年。孩子们给其父母及长辈拜年时,要铺衣襟跪拜。拜完年后,按年龄、辈份大小入座,喝茶品尝食品,之后开始敬献年酒,主人用小酒杯向所有家人,从长辈到小孩依次一一敬酒,敬酒时年长者坐着接酒,晚辈要站着接行礼。喝完小杯再用大杯敬酒,主人必须给每人三杯新年酒,喝酒时端上火锅或饺子等食品招待客人,如此拜年仪式,每户必去,不分贫富。此后,还要到其它浩特或较远的亲属家拜年。出外拜年前为讨个吉利,要进行出行礼,既男人穿上新衣,骑马烧香,朝喜神方向出去,以福神方向返回。外出拜年,从正月初一、二开始,一直进行到正月中旬。拜年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相互拜年行礼。对于路途较远的新友,可让别人捎去新年礼物。赠送的礼物也因人而异,给长辈送哈达之类,如是同辈可送象征性的礼物。正月初六是整理祭礼供品的日子,各家点佛灯、上柱香,取下佛前供品分给孩子们,以讨个吉利,给大人们则要敬茶。过年的食品盘要等女儿、女婿登门拜年后才收起,有的还摆放到二、三月。
上一篇:剪纸[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
下一篇:除夕和春节[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