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丧葬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婚丧寿诞 > 丧葬习俗

关于广东的白事禁忌语风俗

一部《破·地狱》似乎把大家都去关注一下殡仪这个行业,这期我也蹭一下热度来说说关于广东的白事禁忌语风俗。我个人挺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 - The Last Dance. “死亡...

一部《破·地狱》似乎把大家都去关注一下殡仪这个行业,这期我也蹭一下热度来说说关于广东的白事禁忌语风俗。我个人挺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 - The Last Dance. “死亡” 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是一个比较禁忌的话题。而“丧礼”基本就是人生最后的一场“表演”,只是这次自己是主角。

葬礼/丧礼的仪式举办,除了为了给先人一个体面的离场外,更加多的是为了安慰/安抚生人的情绪。

我不是宣传迷信,只是好奇,对于丧礼有太多的疑问了,所以专门做一期介绍,顺便解答一下以前老人辈道不明说不破的事而已。

002744a7259b2e2201610405241e6c11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_lazy=1&wx_co=1.jpg

破地狱

在前几期我们也说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破地狱。通常情况下,若亡者年轻逝世、意外身亡、自杀,他们的家人通常都会进行“破地狱”仪式。如果亡者年纪高迈且自然离世则无须进行这个仪式。然而,亦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一生中总会犯错,因此,任何亡者皆可进行破地狱仪式以作超渡。

“破地狱”并不是在广东很流行,准确来说,这个仪式其实是属于香港地区的殡仪仪式。“破地狱”是道教法事中的一个重要仪式,为求超渡先人,而“破地狱”的意思是带领先人从九层地狱的束缚脱离出来,得以安息。

为什么不是十八层地狱,而是九层地狱呢?据说在道家的看法里面,如果已经去到十八层,那么基本就不能拿回来的了。

九层地狱中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惩罚,审判先人是否犯过罪孽。在“破地狱”过程中,大家所见身手了得的喃呒师傅挥动桃木剑,作穿步及破瓦等动作,则是担当引导亡者的角色;而放置中间的小火盆及盆上围放九块瓦片,则是代表业火及九幽地狱。打破瓦片就是代表已经为先人冲破业火及逃离九幽地狱,离苦得乐。

在完成“破地狱”过程后,亡者要“游十殿”,让他们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同时希望亡者眼见地狱之苦,能醒悟放下尘世执着。最后,亡者将沐浴更衣,通过象征着金银桥的纸扎桥梁,迈向轮回之路。

7b4b5d42bab8f65f3b06cd76cdb5f55c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_lazy=1&wx_co=1.png

虽然广东这边没有“破地狱”这个仪式,但是为先人“打斋”,“解锁”,为了就是让先人走后能收到再生的人烧给他们的东西。

打斋/解锁

“打斋”是为表示对逝世的亲人的思念及尊敬,为他(她)念佛祝祷招魂,希望逝世的亲人在阴间路上一路好走,在西方净土活得自在。

在灵堂上做法事俗称“打斋”,是道教对亡者表现关怀及救赎的方法,仪式中表达出对在幽冥中凄迷飘忽之亡灵的救赎期盼。

仪式一般是开坛请圣、启灵招亡、开经拜忏、破地狱门、游十王冥殿、沐浴、过金银桥、坐莲花,交经送亡、施食超幽等功德过程。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大家响应国家的号召,简化葬礼的仪式,这个做法已经渐渐已经被大家淘汰了。

8bd06c5fbff11b63e8be3b2f42116ea9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_lazy=1&wx_co=1.jpg

担幡买水

担幡买水是儒家文化圈传统丧事时的仪式,有清洁死者的功能,由死者的至亲于丧礼中负责。

担幡则指由死者的长子嫡孙提着引魂幡,代表引领亡灵升天。 或谓出殡当日孝子手执木棍,棍端绑有白色布条随风飞扬,谓之幡,告知丧事之用。

随着丧礼仪式逐渐简化,一般会在灵堂门前放一桶水,里面放入硬币后作为取水。长子再用毛巾沾水,为逝者进行象征性的擦拭。

按照传统习俗,如果逝者没有男丁或者没有任何子女的,则由家族中的子侄帮忙做的,但是由于现代人接受了教育,也明白男女平等,如果家中无男丁,则由长女负责。如上述三者均无,则由负责仪式的师傅代为“买水”。

一般来讲,担幡买水系不能超过两次的,所以有些地方会根据先人家中的男丁数目来进行,例如父亲走了,就由长子操办;到母亲走的时候,就由次子处理。

顺带一提,作为子女,如果有能力的,最好亲自为老人净身。老人咽气后,要以新瓦盆盛温水,用新布帕为死者擦抹身体。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剃头(或理发)。如是女性,女儿或媳妇为其梳头。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虽死如眠。因为道教认为,人死后最好还是穿上衣服,这样才算体面。然后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遮面。据说这样系为了好好地为老人送终。当然也是有禁忌的,就是眼泪不能滴落到先人身上,因为怕他们舍不得离开。

新山不过社

在广东,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新山不能与旧山一起拜。”为什么呢?”, “因为新山不过社。” 

这个我们口耳相传下来的禁忌,从来也没有人可以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幸好我在找资料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答案。

新山不过社的“社”即是春社。中国黄历有分春社、清时、秋社、重阳及冬至。社期不一样,需要翻查通胜才能确定每年春社的日子。按照祭祀俗例,若有家人在去年过身,拜新山、上新坟,是必须在“春社”之前的,这就是所谓“新山不过社,社期前拜山”。

相传希望所有不好的事可以在当年内完结,不希望把不吉利的事带到新一年。现代通常是指先人过身后的第一年是拜“新山”,而潮洲人则多数会拜三年“新山”。

相传春社后,墓气就可以全开,这样就可以拜老山。每年的春社大概就在春分前后,春分15天后就是清明,清明15天后就是谷雨,所以自古以来,民间习俗到谷雨就闭墓。由开墓到闭墓,大概30日,就都是扫墓的日子。

除了这个说法之外,我们广东地区还有新山与旧山不能一起拜的禁忌。意思就是拜祭新的山坟就必须要在清明前去拜祭,然后也不能参与后面的旧山拜祭。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安排新山的家人们先去拜祭,之后的老坟,就由其他的族人去拜祭,来年就可以一起拜祭。

守夜

感觉全国的丧礼风俗里面,都会有“守夜”。守夜是在出殡前的晚上,孝子及家属守在遗体过夜,为之守夜,现今亦会叫作设灵。

古早时,守灵的规矩和禁忌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在灵堂不可闲言闲语,更不可争吵,也不可在灵棚内男女暧昧…等等。但现今乡下的守灵习俗相对保存得多点,城市已经很少有这么多禁忌了。演变到现在,守灵便仅是亲人们相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的用意,基本上非亲近之人的丧礼也不太会去守灵。

在广州的农村(城中村),村民都会找喃呒师傅来计算,设置灵堂,一般会是三日,也有的是四日,全看喃呒师傅计算出来的时间,在出殡前的几日,每晚都会安排至亲通宵守夜的,当然殡仪馆也有这样的服务。

一般的工人家庭的话,会找殡仪馆做这套服务。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帮家属在家里面设置灵堂,一般会摆放3日,之后就会帮忙收摊。

吉仪/缨红利是/洗头利是

国内好像没有“缨红利是”这个说法,就以我这个“村姑”来例子,我们参加完家族中的丧礼,一般会给一包东西给我们的,里面含有:扁柏、红绳、红绿线、针和双数金额的钱,还有一条白色的毛巾,有糖果(一般都是很廉价的水果糖)。原来这个俗称缨红利是和吉仪是不同的,缨红利是是可以拿回家。

而“吉仪”在葬礼中,主人给来参加葬礼的亲友之谢礼。 吉仪是一个白色信封,中间有一道红条,上面以蓝色字写“吉仪”,内况有一条白色毛巾、一粒糖和一枚一元硬币,用来答谢前来吊唁的亲友。 吉仪是在葬礼中,主人给来参加葬礼的亲友之谢礼。这个习俗常见于香港地区,广东地区则不多见。

有去吃缨红宴的都会派送洗头利是——派给亲人,意思是因为先人走后不能在家洗头,要外出洗,洗头就是给你出街的洗头钱。

头七是否等于回魂夜

根据道家学说,“回魂夜”的计算方式是因应先人去世当日的死亡日期,再配以天干地支而计算,所以每个人回魂的时间是不同的。

习俗在“回魂夜”当晚,先人生前之睡床需空置,不可睡上其他人。回魂时间前各人回房休息家人睡觉前需将剪刀或金属利器放于床边才睡觉。到第二天早上,需大声说声大吉大利,并将剪刀或金属利器掷出房门外,制造声响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是通知鬼差,若仍停留在屋内便需离开,避免与亲人相遇或碰撞。

一般拜祭就是摆放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即可,而在香港地区更有说“头七”的那日除了准备先人喜欢的食物外,也要准备多一份给牛头马面,在当日更不能吃牛肉,据说是以免先人被衙差“打”。也有人会用白色的粉末撒地下,等第二日起来看看是否有脚印,也有人说给先人吃过的食物会减少,这个到底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而“头七”亦叫“做七”,是中国人传统丧葬习俗,每逢隔七天会进行祭祀仪式。依照传统习俗,由头七”即在亡者去世后第七天开始进行祭祀,每七天拜祭一次,拜足七七共四十九天。

通常“头七”、“三七”、“五七”、“尾七”都会请喃呒师傅在道堂为先人打斋超渡,或于家中为先人设香烛祭品,自行拜祭(俗称做七)。作为广州本地的“村姑”,关于头七,三七这些都耳有所闻,在城中村的人都会按照这个传统去做的。当一般的工人家庭,基本是只做“头七”,而殡仪馆直接告诉你“头七”都不用做。

解秽酒与缨红宴

以前在做完法事仪式,家属都会招待亲友一起食斋菜 (俗称食七)。而做七,同时亦系代表“拜阎王”。

由于现代的社会发展很快,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为了减少以前繁琐的殡葬工序,我们一般当天出殡的时候,基本就是解秽酒与“缨红宴”一起做。

常见的做法是中午就是要吃解秽酒,晚上就是吃红事的餐。

解秽酒,又写做解慰酒,是丧礼和送殡仪式完结后,家属招待出席丧礼的亲友和家人享用的一顿饭,是在脱孝前招待亲友参加的传统习俗。

解秽的意思,是解除一切污秽,因为中国人觉得做白事的地方都是肮脏、污秽,解慰也有安慰的意思,为家属和亲朋戚友除去忧伤。一般都是用七道菜。所以在广东人的饭桌上很忌讳“七道菜”,我们会觉得不吉利,因为是吃死人饭。广东人也会有一句口头禅“食七咁食”来形容形容食飯嘅時候狼吞虎嚥。

何谓“缨红宴”?“缨红”是指指缠绕红事,神主牌可以绑上红带,所谓“簪花挂红”就是指脱去丧服,这个习俗的意思是象征丧事的结束和庆祝活动的开始,预示着好运。

在广东的传统习俗中,丧事结束、先人入土为安后便不再进行法事,并代表所有丧礼仪式已完成,当日家属会设宴款待亲朋好友,象征着之后将有不断的喜事降临,寓意吉祥如意。所以缨红宴”就是缨红宴在脱孝后举行,以八道荤菜为主,代表好事成双。宴席中必有肉,如烧肉、鸡、鱼,且鸡鱼去尾,寓意希望先人安心往生,不挂念后人。

守孝时间为何是三年

是中国传统儒家哲学演变成民间习俗,出自孔子论语 -《 阳货》。孔子表示说,婴儿到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以表回报父母是孝道。

道家学说,人离世后是要经过地府十殿阎罗审判,每七日受一殿受审,由头七至七七,四十九天共进七殿。到先人离世百日便进第八殿、离世一年到第九殿,离世三年到第十殿,便重新转世投胎。所以先人离世由头七至七七,这四十九天是作功德的最佳时机,只要亡者家属就能为先人打斋超渡,多作善事回向给先人,助其累积福德,消业解障。

所以在广东也有家中有人仙游了,三年内不能结婚的说法。

image.png

殡仪禁忌跟习俗

有很多人都相信鬼神之说,因此,当面对死亡或死亡的仪式,总会有人抱着不要犯禁忌的心态。以下是一些坊间对丧礼的禁忌,信不信由你。

参加丧礼必须心怀正念,不要乱想、乱说、乱看,如对着死者照片说这女生好漂亮,真可惜等说话。

死者为大,不要在丧礼中说话、表现不庄重。

在殡仪馆里,不可乱看其他灵堂。

注意穿着,不穿花花绿绿或鲜艳的衣服参加!

参加丧礼态度必须正经,不嘻皮笑脸!

包奠仪一定单数,如101、201等。

离开时切忌向家眷说再见,一起相约去葬礼的朋友也不要互相道别,民间传说这样不吉利,像是很快又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

要说去洗手间或厕所,不可说去化妆间,因化妆室是帮陌生者化妆的地方。

参加丧礼可随身带红包,袋里装些米跟盐,米跟盐有除煞功用,也可带艾草避邪,后在回家途中丢到河边或路边。

参加丧礼后先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再回家,避-免把不好的东西带回去!

丧礼中所拿的毛巾回家后要先用水洗干净并晒过太阳再使用。

回家进门前用艾草水擦拭全身。

孕妇避免参加丧礼,如不得已须在腰部绑上红布,避免煞到婴儿。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广东其他地区风俗可能不是完全相同,欢迎各地的读者们在评论区说一下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客家丧葬礼俗

客家丧礼从往生者过世到出殡,每一步都代表着对先人的尊敬与家族的凝聚力,因此在客家文化中,丧礼被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客家丧礼习俗一:【告灵、请灵仪式】

传统客家家奠前,会先进行告灵、告祖先、告天地,随后再进行客家三献礼。

客家丧礼习俗二:【三进三出祭拜礼】

由同姓的客家宗亲作为司仪带领孝男进行告灵、告祖先、告天,并上香、献花、献果、奠酒、三叩首后,家属将进行三次祭拜,绕过祭品桌一圈,这个动作要重复三遍,其中会由宗亲司仪口念祭文,象征对亡者的深厚哀思。

客家丧礼习俗三:【三献香仪式】

家属在司仪的引导下,进行三次上香,献花、献箸、献馔、献栥盛、献觖礼,第一拜后其余拜法则照正常程序进行。

客家丧礼习俗四:【开锣成服吉话录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