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生育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婚丧寿诞 > 生育习俗

计划生育

安阳市人口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期后,70年代末期生育水平开始下降。80 年代至2000年是安阳市计划生育工作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由高出生...

安阳市人口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期后,70年代末期生育水平开始下降。80 年代至2000年是安阳市计划生育工作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由控制人口向稳定低生育水平过渡,由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推进。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为了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安阳市出现了大抓计划生育工作的局面。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声势大,力度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人们头脑中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习俗形成巨大的冲击,对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由于人们的生育愿望与国家政策有较大距离,计划生育刚刚起步,机制尚不健全,避孕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大量的计划外怀孕,较多地运用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采取孕后补救的方法,一年开展几次突击活动,以保证人口计划的落实。由于计划外怀孕较多,有些基层干部采取简单粗暴和强迫命令的做法,致使一些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从90年代开始,安阳市在确保完成各项人口计划指标的同时,积极探索条符合工作实际的计划生育新路子。主要体现在围绕四个“三”,即:三不变(现行计生政策不能变、党政把手亲自抓不能变、既定人口目标不能变),三到位(认识、措施、投入到位),三为主(宣传、经常性工作、避孕为主),三结合(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狠抓规范化管理,强化优质服务,严格依法行政,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转变落后的生育观念和习俗,树立实行计划生育的新风尚。至90年代末,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婚育观、养老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等观念逐渐被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安阳市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成功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历程。以《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安发[2000] 19 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安阳市进入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重心的新时期。50年来,安阳市的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仅改革开放20年间就少出生130万人,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安阳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重视发挥市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该协会成立于1984年12月, 2000年已发展成为遍布全市城乡,有4000多个基层协会组织和50多万名会员的群众团体。1986 年至2000年,市计划生育协会按照健全组织,经常活动,带头示范,积,极服务的要求,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第一节 节制生育

[生育政策] 20 世纪80年代,安阳市人口形势严峻,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逐渐进入婚育期,市区人口已达50多万。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当时在工作方法上,主要靠大规模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及春、秋、冬三次计划生育集中活动,来遏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每年都较好地完成或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1989年冬季集中活动,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42.26%,居全省17个地市首位。集中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当年的计划外出生,为完成全年人口计划打下了基础。这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是:全党动员,全民发动,以行政手段为主,依靠大规模的集中突击活动来遏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1990年5月颁布了《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1992 年,中央提出必须坚持“ 三个不变”(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 自抓、负总责不变,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省委、省政府提出“一高一低”(国民经济发展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略低于全国水平)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据此提出“一超一降”(国民经济发展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低于全省水平)的目标,并根据全省以小康目标统筹农村工作全局的要求,作出《关于开展计划生育放心村活动的决定》,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全市95个乡镇人口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奖惩并落实一票否决权, 增强了各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2000年3月,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6月16日,省委、省政府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意见》。12月14日,安阳市委、市政府为贯彻中央《决定》、省委《意见》,出台《关于进-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方针和政策,标志着全市进人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的重要时期。

[生育状况] 从 1994年起,安阳市在完成省下达的工作目标的基础上,连年超额完成工作目标,进人全省先进行列。省下达安阳市工作目标1994年为:出生率16. 63‰,自增率9.9%,计生率76%,符合宰88%。安阳市完成情况分别为: 11. 86%、6. 1%、86. 6%和91. 99%。1995 年工作目标:出生率16. 22%,自增率9.8, 计生率77%,符合率88%。安阳市完成情况分别为: 13. 26%、6. 96%、91. 88%和94.17%。2000年的工作目标为:自增率9, 计生率88%,符合率92%。实际完成:自增率5.8%,计生率96. 98%,符合率98. 8%。这一时期的工作特点是,安阳市计生委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调动全市计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1997年至2000年,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完成“ 九五”人口计划及各项工作目标,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和低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0年至2000年,全市少生约50万人,为家庭和国家节省了95亿元的抚养费,有力地促进了安阳市综合实力的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河南省下达安阳市“九五”人口计划是: 200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525万以内,分年度计划出生合计40.21万,年平均出生率16. 12,自然增长率9以内。据调查,“九五”期间,全市人口出生率稳步下降,年平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 4和5.58%,分别低于计划数3.72个和3.42个千分点,年平均出生人数稳定在6万左右。计生率稳步提高,由1995 年的91.88%.上升到2000年的97. 59%,出生统计符合率由94. 17%上升到98. 8%,节育措施落实率由98. 54%上升到98.84%,一孩妇女由31. 33%上升到40. 1%,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率由1.27%上升到99. 12%。到2000年末,全市人口总数控制在了计划以内,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连续多年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

image.png


第二节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方式] 计划生育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全市各级部门]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计生工作的首位,贯穿于计生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做到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988年后,市计生委利用元旦、春节、“9 .25”中央《公开信》发表(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及“1亿人口日”、“ 亚洲30亿人口日”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深人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人们对人口的忧患意识和人均观念,大造舆论声势。同时加强对育龄群众的经常性宣传教育。注重在日常管理、具体服务中,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较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工作在落实基本国策中的先导作用。乡、村级人口学校充分利用广大育龄妇女单月健康检查的时机,加强宣传,收到良好的效果。依托基层计生学校,不断加强经常性宣传,搞好面对面宣传和进村人户教育。同时不断拓宽宣传内容和形式,由单纯的宣传政策法规、少生优生.避孕节育,向服务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方面信息延伸,加大信息量,使健康、文明的婚育信息进村、人户、人脑、人心,形成“实行计划生育光荣,不执行计划生育不行”的大气候,扭转了过去那种“说在会场,热在城市,凉在乡镇,死在村里”的宣传棚架现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有效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婚育新风活动] 按照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 《关于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通知》要求,根据省委宣传部、省计生委的具体安排部署,安阳市1999年制定下发了文件及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当年,组织了“双节”(元旦、春节)、宣传月(每年1月份)、“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世界60亿人口日等大型集中宣传活动。10月12日,市区800多个单位,2200多名计生工作人员,在市区繁华路段开展“60化人口日”宣传活动,共展出图文展板620块,悬挂横幅标语500余幅,设立咨询服务台34个,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全市广泛开展“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各县区也相应举办了活动。其中内黄县亳城乡开展的以“ 宣传教育六进家”(国情乡情、政策法规、“三优”知识、生殖保健、致富技术、家庭美德六进家)为载体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被省计生委确定为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六大模式之一。

2000年,全市将中央《决定》和新修订的《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作为主要宣传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不断拓宽宣传领域,认真将计划生育各项法规政策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5月份为新《条例》宣传月,全市共印刷标语16879条,刷新标语9441条,其中市区共出动宣传车220辆,设咨询服务台110个,为群众服务1万人次,受教育群众17万人。同月,安阳市“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村民自治”现场会在内黄县召开,标志着安阳市计划生育工作由“规范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