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俗文化网,专业的民俗文化专业库

生育习俗

当前位置:首页 > 婚丧寿诞 > 生育习俗

回门[贵州]

大部分布依族地区新娘过三天才回门。长顺岱花区一带新娘回门时新郎邀约一批伙伴相送(人数要成双),带去九个大粑粑一坛酒,新郎回家时岳父母送一对鸡蛋带回。但睛隆县、六盘水...

大部分布依族地区新娘过三天才回门。长顺岱花区一带新娘回门时新郎邀约一批伙伴相送(人数要成双),带去九个大粑粑坛酒,新郎回家时岳父母送一对鸡蛋带回。但睛隆县、六盘水一带是当天回门,婚札结束之后,娘家就遂约亲友组成大队人马吹唢呐、放鞭炮、地炮前去迎回自己的女儿。大队人马一般不进寨,只在寨对门山路上等候,新娘来了,即随大队人马回家然后大宴宾客。男家也派一批男女青年相送,从此以后,男家遇有红白喜事和在农忙期间,就由自己的姊妹或自己的母亲去接回新娘,帮助家事。正如清《普安州志》所云....妇归合卺,纵还母,次年耕时复归,谓帮插....新娘此次回夫家可住三五天,夫妇可同宿。如此往返二三年,才到夫家同居长住。

这种暂住娘家的习俗,是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新娘回娘家后,是遵守道德规范的,绝不象某些史家或少数外族群众误解的那样,什么“奔而不禁”或“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不是本夫的”,这纯粹是对布依族人民的侮辱。布依族地区对婚后的妇女,无论其父母或兄长,都是严加管教的,比如不准她外宿,到什么地方去都要有人陪着,逢年过节唱歌不能公开露面。

如有不轨,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父母有权拷打和驱赶,这虽然是野蛮手段,但在旧社会则认为是家法严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假如偶有一女子不守本份而有孕,则全村视她为一种恶鬼,布依语叫做“独曼”,全村人凡做事不顺心愿,就说是这鬼作崇,甚至谁患病、受灾,也说是这鬼找上门来等等,所以布依底妇女对贞洁尤为重视。不轨者一被发现,一般她就只得自尽,以保全村、全家名誉。另外,布依族妇女在旧社会一般是早婚的,由于她们过早过门,非但繁重的家务不能做,而且身体发育也不完全,因此,不宜早到夫家长住,只好暂住娘家几年。再说,布依族地区妇女的劳动量很大,除了犁田之外,所有田间劳动都要参加,回家还要操持家务,如喂养牲畜,做饭洗衣等等,而年纪小、体力弱就不能胜任,所以新娘需皙住娘家一段时间。

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之外,新娘还可以借机赶做一些衣裳,待以后到夫家长住时就有衣穿,不致被人耻笑为“懒婆娘。何况新娘年纪尚小,父母不忍她离去,所以留女儿多住几年也是人之常情。加上同辈女友要取笑,说过早到夫家,是一种“厚脸”的举动。所以在旧社会里,布依族妇女暂住娘家的习惯是有一定的理由和原因的。各地布依族在新娘回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礼节。有的地区新郎送新娘回到娘家,大部分地区则由亲姊妹接回,带的礼物有粑粑、猪肉之类。有的地区新娘和送亲女伴及送亲娘一同回门,到家之后,父母把她当着客人招待,不让她做重活,有好吃的要让她先吃,她自己可以缝制自己的衣物和积存私方。

花溪一带不兴回门,接来新娘的三天内,年纪大的可以同宿,第三天回娘家,十多天又接回,第一年接两次,第三年就长住夫家了。镇宁县一带从新娘回门暂住娘家一二年之后,要举行戴“更考”的仪式,汉族称为“戴假壳”。举行这次仪式时,多半在当年八九月或次年三四月间。夫家对婚后暂住娘家的妻子,必须进行戴“更考”的准备。届时夫家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和一顶“更考”,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在隐蔽的地方,乘新娘不备,突然出来把她抱住,强行给其戴上“更考”,从此新娘就到夫家长住了。看来举行这种仪式是有些带强制性的,然而这种习俗男女老少心中早有个数,只不过以这种仪式来表示新娘新生活的开始,表示新娘不能再过姑娘生活了,是人生中一件大事。这一人生分界线的标记,给新娘思想上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发生哭泣和反抗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同情的。

上一篇:满月 [湖北省]

下一篇:山东求子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